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景区 > 四川5A-4A旅游景区

652 国家4A级风景区 四川宜宾李庄古镇

 

  

652.国家4A级风景区 【好美啊!四川!】(67)(长江第一镇)李庄古镇_超清.mp4
652.国家4A级风景区 中国古建筑-四川宜宾李庄古镇_超清.mp4
652.国家4A级风景区 中国宜宾《寻访李庄古镇》_高清.mp4
652.国家4A级风景区 四川宜宾 · 李庄古镇_超清.mp4
652.国家4A级风景区 宜宾李庄古镇(上)-瞻望同济工学院旧址、领略前辈的求和精神_超清.mp4
652.国家4A级风景区 宜宾李庄古镇(下)-抗战后方的文化中心(1080)_超清.mp4
652.国家4A级风景区 宜宾李庄古镇_高清.mp4
652.国家4A级风景区 思源影视作品之 宜宾李庄古镇5A景区申报片.mp4
652.国家4A级风景区 李庄古镇宣传片_超清.mp4

 

652 国家4A级风景区 四川宜宾李庄古镇简介


李庄镇,地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李庄镇隶属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位于酒都宜宾东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李庄坝,面积67.2平方千米,李庄古镇核心保护区0.46平方公里,辖21个村委会和4个居委会,总人口31256人(2017)。
李庄镇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的美誉,作为中国抗战大后方的四大文化中心(重庆、成都、昆明、李庄)之一,坚持文化抗战的四川李庄,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李庄镇先后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四川省百镇建设试点镇、全国首批特色小城镇。
李庄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民居、庙宇、殿堂等建筑特点。有大量特色的庙宇、殿堂、古戏楼,如明代建筑、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旋螺殿,省级文保单位东岳庙、张家祠以及慧光寺、玉佛寺等古建筑(“九宫十八庙”),均具有极高的考古和欣赏价值,其上的木雕石刻艺术更极具代表性。

中文名称 李庄镇 
外文名称 Lizhuang Town 
别 名李庄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 下辖地区 6社区13行政村 
政府驻地 李庄镇文星街1号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李庄古镇景区、惠光寺、张家祠、旋螺殿等 

历史沿革
李庄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即为古僰人聚居地,属古僰国、僰侯国地。
南朝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置南广县,治设今李庄。清咸丰时李庄为南溪县最大的场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庄为南溪县第三区公所治所,1983年9月随李庄区划归县级宜宾市领属,
1996年10月随县级宜宾市改设为宜宾市翠屏区管辖。

李庄距今已有1460年建镇史,是长江边上的千年古镇,依长江繁衍生息,形成了“江导岷山,流通楚泽,峰排桂岭,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观。而由庙宇、宫观、殿堂组成的“九宫十八庙”、省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营造学社旧址、保存完好的古街古巷、众多的古民居四合院以及被誉为李庄“四绝”的旋螺殿、奎星阁、九龙石碑、百鹤窗,形成了李庄独特的古民居文化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由于它位于长江的起点处,所以有 “万里长江第一镇”之称,而在江边每日有班轮和汽垫船各一班上下;一级水泥公路里程25公里,每日有近百班大、中客车往返,交通十分方便、快捷。
古镇景区词条请参见“李庄古镇”。

李庄文化

文物古迹
李庄镇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原号称有"九宫十八庙"的古建筑群,现较完好地保存的有明代的慧光寺、东岳庙、旋螺殿,清代的禹王宫、文昌宫、南华宫、天上宫、张家祠等10余处。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庙宇、殿堂建筑的特点。古建筑群中的木雕石刻做工精细,图像生动,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镇内的羊街、席子巷等,风格古朴,反映了明、清时代川南乡镇的民风民俗。

文化中心
李庄镇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1939年,国立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央营造学社、中国大地测量所、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知名度很高的高等学府、研究机构等陆续从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辗转内迁李庄镇,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才先后迁回原处。这对李庄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街名巷
李庄的老街上除了那些豪华的建筑,还有普通的民居,保存最为完好的是席子巷。这是一条建于清朝初年的老街,长不过60余米,宽不过2.5米,却引来无数的游人,有美国的、法国的、日本的,前来采访的电视台更不少,黄金旅游线万里长江第一镇4黄金旅游线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香港凤凰电视台等都曾来此拍摄纪录片。初一看,觉得只不过是一条老街,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仔细一瞧,才发现确有特色。整条街都是一楼一底的木建筑,穿逗结构,二楼清一色的木挑吊脚楼,上有屋檐,这一来就把不宽的街覆盖了,街两旁的檐口仅40厘米的距离,站在街市往上眺望,仅看见一丝天空,故而席子巷又被称作一线天。这一条青瓦遮挡阳光雨水的小街,也遮挡了外界的喧嚣,人们不急不缓地过着悠闲的日子,挑水的,拉车的,摇蒲扇的,步履都那么舒缓。以前这里是加工、出售草席的地方,席子巷也由此得名。
今天,已没有了往昔的热闹,极为清幽。“李庄通”左照环老师就住在席子巷,
他的家似乎是最为热闹的地方。知道他的一些游人或记者,时常去他家打听有关李庄的故事,他总会滔滔不绝地讲述一些李庄的过去。在距李庄镇西南5公里的板栗坳有一座栗峰山庄,山庄内有一块立于1946年的石碑,碑名为“留别李庄栗峰碑铭”,碑文下部是一长串人名,细一看,还都是些当时的文人名士,如傅斯年、梁思永、梁思成等。1937年,日寇侵入华北,北京城沦陷,当时的国民政府节节败退,创建于1929年的中国营造学社几次内迁,先后辗转于武汉、长沙、昆明等地,随着日军铁蹄和轰炸的进,滇缅交通也被切断。1940年12月,中国营造学社迁入李庄,随同迁入的还有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和同济大学,这样,李庄迎来了不少文人学者名士,师生人数多达1万余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在这里继续科学和文化的研究,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仅目前新中国的科学院院士中,就有11人曾在李庄就读。大建筑学家梁思成在李庄完成了他的扛鼎之作——《中国建筑史》,梁思成与妻子林徽因女士及儿女就住在李庄上坝村的张家大院,其故居今天尚存。
  

中外经典视屏库下载
中外经典视屏库 分库目录
中外经典视频库展厅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