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景区 > 江苏5A-4A旅游景区

178.国家4A级风景区 苏州狮子林

 

 

178.国家4A级风景区 苏州狮子林 江南美景.ts
178.国家4A级风景区 苏州狮子林 简介片_标清.mp4
178.国家4A级风景区 苏州狮子林 苏州历史文化寻觅:苏州四大名园之一.mp4
178.国家4A级风景区 苏州狮子林—苏州古典园林(六).mp4
178.国家4A级风景区 苏州狮子林【江苏旅游】(50)苏州寒山寺与狮子林_超清.mp4
178.国家4A级风景区 苏州狮子林(上集)_标清.mp4
178.国家4A级风景区 苏州狮子林(下集)_标清.mp4

 

178.国家4A级风景区 苏州狮子林简介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属于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同时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狮子林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5亩,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
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

中文名称 狮子林
外文名称 Lion Forest Garden
地理位置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1.1公顷
开放时间 03月1日—10月15日9:30—16:30,10月16日—次年2月10:30—16:00
景点级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门票价格 40元(旺季),30元(淡季)
著名景点 听涛亭、立雪堂、卧云室 被联合国列为 《世界文化遗产》
适宜游玩季节 春季最佳

历史沿革
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翌年(元代最后一位皇帝顺帝至正二年),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
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由天如禅师惟则的弟子为奉其师所造,初名“狮子林寺”,后易名“普提正宗寺”、“圣恩寺”。史载,元末名僧天如禅师惟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
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惟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师子林”、“狮子林”。亦因佛书上有“狮子吼”一语(“狮子吼”是指禅师传授经文),且众多假山酷似狮形而命名。天如禅师谢世以后,弟子散去,寺园逐渐荒芜。
明洪武六年(1373年),73岁的大书画家倪瓒(号云林)途经苏州,曾参与造园,并题诗作画(绘有《狮子林图》)。清乾隆初,寺园变为私产,与寺殿隔绝,名涉园,因园内有五棵松树,故又称五松园。1917年为颜料买办商人贝润生购得,经9年修建、扩建,仍名狮子林(园东为贝氏家祠、族学和住宅)。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明姓和尚托钵化缘于长安,重建狮子林圣恩寺、佛殿,再现兴旺景象。至康熙年间,寺、园分开,后为黄熙之父、衡州知府黄兴祖买下,取名“涉园”。
1703年2月11日清康熙巡游至此,赐额“狮林寺”,后清乾隆皇帝六游狮子林,先后赐“镜智圆照”、“画禅寺”及现存“真趣”等额匾。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黄熙高中状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园”。至清光绪中叶黄氏家道衰败,园已倾圯,唯假山依旧。
1917年,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叔公)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狮子林,花80万银元,用了将近70年的时
间整修,新增了部分景点,并冠以“狮子林”旧名,狮子林一时冠盖苏城。贝润生原准备筹备开放,但因抗战爆发而未能如愿。1945年贝润生病故后,狮子林由其孙贝焕章管理。解放后,贝氏后人将园捐献给国家,苏州园林管理处接管整修后,于1954年对公众开放。 [3]
1955年,狮子林祠堂建筑大部分为文化部门使用。1963年3月20日,狮子林被公布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5月,“文革”开始。十年“文革”中,狮子林曾一度改名为“朝阳公园”。1967年一度曾停止开放。1973年4月,又恢复原名称。
1975年,苏州市园林管理处用3万元人民币,买下了苏州市长风厂招待所内原郑氏家属所有的楠木姐妹厅,将其中朝南的厅移建在原荷花厅位置上,改名为花篮厅。
1982年3月,狮子林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5月,在原贝氏族校内的苏州工艺美校搬迁结束;6月狮子林接管,共计面积1360平方米。1997年12月,苏州市园林管理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狮子林被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增补名单。1999年10月,狮子林新的“百年紫藤架”正式对游客开放。
2000年8月,因“见山楼”危情显现,同时该建筑的水泥外墙与元代园林及周围建筑不协调,为保持园内风格的统一,拟在维修中对见山楼作部分变动”。2000年9月,江苏省文化厅以苏文物【2000】54号文批复同意进行维修。12月底,见山楼经过改建工程完成。

2000年11月,在澳大利亚凯恩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狮子林等五处园林被正式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1年4月,狮子林照墙南墙上新增从北京圆明园遗址拓下的乾隆手书“狮子林”题字。2002年4月,倪云林(倪瓒)“狮子林图”书条石镶嵌在真趣亭北长廊的东侧。2003年11月,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两次来到狮子林,为狮子林题写了“石品洞天狮子林”七个字。
2004年4月,狮子林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标牌。2004年6月,狮子林历史陈列馆正式开馆。

建筑布局
狮子林建筑可分祠堂、住宅与庭园三部分,现园子的入口原是贝氏宗祠,有硬山厅堂二进。
住宅区以燕誉堂为代表,是全园的主厅,建筑高敞宏丽,堂内陈设雍容华贵。沿主厅甫北轴线上共有四个小庭园燕誉堂甫以白、紫玉兰和牡丹花台为春景庭园。堂北庭园植樱花二株。小方厅为歇山式,厅内东西两侧空窗与窗外腊梅、甫天竹、石峰共同构成“寒梅图”和“竹石图”,犹如无言小诗,点活了小小方厅。九狮峰院以九狮峰为主景,东西各设开敞与封闭的两个半亭,互相对比,交错而出,突出石峰。再往北又有一小院,有黄杨花台一座。
主花园内荷花厅、真趣亭傍水而筑,木装修雕刻精美。石舫是混凝土结构,但形态小巧,体量适宜。暗香疏影楼是楼非楼,楼上走廊可达假山。飞瀑亭、问梅阁、立雪堂则与瀑布、寒梅、修竹相互呼应。扇亭、文天样碑亭、御碑亭由一长廊贯串,打破了南墙的平直、高峻感。主花园的建筑主要分布在北部,前后错落,形式多变,但由于建造年代的不同和贝氏在重建时对园林的理解不同,在建筑材料的运用和体量比例上看,旱船过于写实,问梅阁体量过大,见山楼外形中西结合,甚至有混凝土六角亭,建筑风格不够统一。

园林入口有玲珑石笋、石峰、丛植牡丹及白玉兰,与“立雪堂”背面侧窗和谐统一,使框景更趋完整,形成进入庭院前视觉上的美感,同时喻“玉堂富贵”之意。并有蔽外隐内之含义而景深意远。庭院北是主体建筑高敞宏丽的鸳鸯厅。南厅名“燕誉堂”,出自《诗经》,意为名高禄重安闲快乐。燕誉堂为全园主厅,高敞宏丽。堂屋门上有“入胜”、“通幽”、“听香”、“读画”、“幽观”、“胜赏”砖刻匾额。北厅称“绿玉青瑶之馆”,出自元画家倪云林诗中,“绿水”指水,“青瑶”指假山。中堂屏风南面刻《重修狮子林记》,记述贝氏1917―1926年间重修“狮子林”的经过。北面刻《狮子林图》,寺峰古柏,飞瀑层楼。
厅内陈设精致华贵。厅的前廊西侧可通“立雪堂”,后廊西侧门宕通假山洞穴而进入“卧云厅”,在后为小方厅,厅名“园涉成趣”,其西侧辟门,可登假山。以鸳鸯厅为中心,面向四方的布局,颇为巧妙。厅前有“息庐”、“安隐”砖刻。院内湖石、花台、小树组成一景。小方厅后的院中花台上有巨峰,由九头不同姿态的狮子组成。峰北院墙漏窗的框形各异,并分别套入琴棋书画图案。向西可到指柏轩,为二层阁楼,四周有庑,高爽玲珑。古五松园在指粕轩之西,中间隔一竹园。园里旧有五棵大古松,霜干虬枝,亭亭似盖,所以狮子林从前曾名五松园。转弯向南到飞瀑亭。这里为全园最高处,用湖石迭成三迭,下临深渊,上有水源,开动机钮,即成人工瀑布。

主要景点

燕誉堂
燕誉堂堂名出自《诗经·小雅·车舝》“式燕且誉,好而无射”,意为燕而娱乐、始终不已之意。燕誉堂为全园主厅,原是园主宴客所用。此厅是苏州园林中较为有名的鸳鸯厅。梁上站三位神仙一位小童,有吉星高照的意思。

花篮厅
花篮厅面水而筑,前有平台。厅南14扇落地长窗,刻有唐诗各一首,厅北6扇长窗均刻有山水人物故事。厅内步柱不落地,柱端雕刻成花篮形状及梅、兰、竹、菊。厅中间设屏门4扇,南刻松寿图,北雕王同愈撰汉代仲长统《乐志论》。

石舫
石舫,又称旱船,人称“不系舟”。位于狮子林水池西北,建于民国初年,系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园主所建。石舫中、后舱均为两层,四周安有86扇镶嵌彩色玻璃的和合窗。舫身四面皆在水中,船首有小石板桥与池岸相通,犹如跳板。船身、梁柱、屋顶为石构,门窗、挂落、装修为木制。前舱耸起,屋顶呈弧形曲面,中船低平,屋顶为平台,屋舱上下二屋,有楼梯相通。其制作精巧,造型逼真,细部花饰已带有一些西洋风味。

卧云室
卧云室为僧人休居的禅房。它呈凸字形,两层,上、下各6只戗角飞翘,造型奇特,苏州园林中独此一“室”。楼阁周围空间极狭,似在石壁重重的山坳中。“卧云”出自元好问诗句“何时卧云身,因节遂疏懒”。

问梅阁
问梅阁名字出自禅宗公案,是西部园景的主体建筑。
筑于土山之上,阁前遍植梅树,问梅阁周边种有一小片红梅、绿梅,林中铺地也以梅花点缀。重檐巍峨的问梅阁中,悬挂“绮窗春讯”匾额,取自唐代王维《杂诗》“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诗意。阁内的桌椅都以梅花造型,桌下有精美的梅花雕刻,窗纹、地面都有梅花图案,八扇屏风上的书画也以梅为主题,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指柏轩
指柏轩为两层楼建筑,全名是“揖峰指柏轩”,出处:一是狮子林为现存的唯一一座“禅意”园林,其建筑名称大多与禅宗的公案有关。指柏轩来自“赵州指柏”的典故。另一说源于宋代朱熹的诗句“前揖庐山,一峰独秀”;明代高启的诗句“人来问不应,笑指庭前柏”。指柏轩体态高大,四周围廊,有栏杆围合。轩前古柏数株,为狮子林主景之一。

古五松园
清康熙时狮子林内有五棵参天古松,故狮子林又名五松园。古五松园现为东西向厅堂,“古五松园”匾由苏局仙题。匾额下,吴致木先生作绢质五松联屏一幅。 [

黄石假山“小赤壁”
修竹阁南有一处黄石假山,因其石色黄而偏红,号称“小赤壁”。小赤壁矗立于山涧深潭边,山体下有一拱形的涵洞。“小赤壁”北端至南端长廊矮墙,南北长约8.6米,东西宽约5米,面积约为43平方米。

南区水假山
南区水假山东起“小赤壁”西端,即御碑亭西侧矮墙至扇亭东墙,沿花园南面走廊,东西约长32米,南北宽约(长廊北面矮墙至池岸边)5.3米,面积约为169.6平方米。南区水假山(见图3-2)峰石有十二生肖之说,但尚能形似的有兔、猪、猴、马等几处。

园林特点

造园手法
狮子林虽缀山不高,但洞壑盘旋,嵌空奇绝;虽凿池不深,但回环曲折,层次深奥,飞瀑流泉隐没于花木扶疏之中。狮子林的古建筑大都保留了元代风格,为元代园林代表作。园以叠石取胜,洞壑宛转,怪石林立,水池萦绕。依山傍水有指柏轩、真趣亭、问梅阁、石舫、卧云室诸构。主厅燕誉堂是典型的鸳鸯厅形式;指柏轩,南面面对假山,下面靠近小池,古柏苍劲;见山楼上可以看到群峰;菏花厅雕镂精工;五松园庭院幽雅;湖心亭、暗香疏影楼、扇亭等均各有特色。园内四周长廊萦绕,花墙漏窗变化繁复,名家书法碑帖条石珍品700余方。

堆山与理水
狮子林以假山著称,山占地面积约0.15公顷。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园林大规模假山的仅存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狮子林假山群峰起伏,奇峰怪石。假山群共有九条路线,21个洞口。横向极尽迂回曲折,竖向力求回环起伏。
狮子林的假山,通过模拟与佛教故事有关的人体、狮形、兽像等,喻佛理于其中,以达到渲染佛教气氛之目的。它的山洞作法也不完全是以自然山洞为蓝本,而是采用迷宫式作法,园东部叠山全部用湖石堆砌,并以佛经狮子座为拟态造型,进行抽象与夸张。山体分上、中、下三层,有山洞二十一个,曲径九条。山顶石峰有“含晖”、“吐丹”、“玉立”、“昂霄”、“狮子”诸峰,各具神态,千奇百怪。山上古柏、古松枝干苍劲。此假山西侧设狭长水涧,将山体分成两部分。跨涧而造修竹阁,阁处模仿天然石壁溶洞形状,把假山连成一体。园林西部和南部山体则有瀑布、旱涧道、石磴道等,与建筑、墙体和水面自然结合,配以广玉兰、银杏、香樟和竹子等植物。
园内水体聚中有分。聚合型的主体水池中心有亭伫立,曲桥连亭。在园西假山深处,山石做悬崖状。一股清泉经湖石三叠,奔泻而下,形成了苏州古典园林引人注目的人造瀑布。园中水景丰富,溪涧泉流,迂回于洞壑峰峦之间,隐约于林木之中,藏尾于山石洞穴。

植物配置
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基调是以落叶树为主,常绿树为辅。用竹类、芭蕉、藤萝和草花作点缀,通过孤植和丛植的手法,选择枝叶扶疏、体态潇洒、色香清雅的花木,按照作画的构图原理进行栽植,使树木不仅成为造景的素材,又是观景的主题。许多树木的种植与园林建筑和诗词匾联、人物典故相呼应,喻情于草木。狮子林的植物配置亦照此理,东部假山区以古柏和白皮松为主,西部和南部山地则以梅、竹、银杏为主。配植色香态俱佳的花木,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不仅增加了林木森郁的气氛。更使山石、建筑、树木溶合一体,而成为真正的“城市山林”。指柏轩前假山上有元代古柏数株,有白皮松五棵,姿态苍劲,皆成画意。暗香疏影楼和问梅阁推窗可见三、五株梅,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尤其问梅阁中桌椅、吊顶都是梅花形,窗纹用冰梅纹,书画内容亦与梅有关,与地上“冰壶”古井共同构成一幅思乡的画卷。更有文天样《梅花诗》:“静虚群动息,身雅一身清;春色凭谁记,梅花插座瓶”,借梅咏怀,体现了文天祥正气凛然的高尚情操。山石间有六百年年银杏一株,粗干老木,盘根错节于石隙间,夏日浓荫庇日。秋叶灿若织锦,成为狮子林中一美景。

假山王国
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堆山最曲折,最复杂的实例之一。
元末明初建园时,搜集了大量北宋“花石纲”的遗物,经过叠石名家的精妙构思,假山群以“透、漏、瘦、皱”的太湖石堆叠。假山上有石峰和石笋,石缝间长着古树和松柏。石笋上悬葛垂萝。假山分上、中、下三层,共有9条山路、21个洞口。在假山顶上,耸立着著名的五峰:居中为狮子峰,东侧为含晖峰,西侧为吐月峰。两侧为立玉、昂霄峰及数十小峰。清代文人朱炳靖钻过假山后写道:“对面石势阻,回头路忽通。如穿几曲珠,旋绕势嵌空,如逢八阵图,变化形无穷。故路忘出入,新术迷西东。同游偶分散,音闻人不逢。”

园林文化编辑
倪瓒《狮子林图》
出花篮厅或五松园,沿廊可到达真趣亭。
廊的左侧尽头墙上嵌有倪瓒《狮子林全景图》石刻。该图是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由如海上人邀请著名山水画家倪瓒所作。

皇家题诗
清高宗乾隆为了督察黄淮河务与浙江海塘工程,同时笼络江南官员及士人,作了六次南巡。据《南巡盛典》与道光年《苏州府志》记载,他从第二次南巡起,每次都要游狮子林。 乾隆二十二年(1757),二巡江南,带了倪瓒的《狮子林图》展卷对照观赏狮子林。赐匾“镜智圆照”,又题五言诗《游狮子林》,此诗现刻在狮子林御诗碑上。 五年后(1762)三巡江南,为狮林寺题额“画禅寺”,留下七律二首,其一题在亲手临摹的《狮子林图》上“命永藏吴中”,另一首《游狮子林得句》题在倪图上空白处,赞狮子林“一树一峰入画意,几湾几曲远尘心。” 乾隆三十年(1765)四次南巡,为狮子林题“真趣”匾,命赏给园主黄氏兄弟每人一匹缎子,写下《游狮子林即景杂咏》七绝三首与七律《再游狮子林》。 乾隆四十五年(1780)五次南巡,在《狮子林再迭旧作韵》中道“山庄御苑虽图貌,黄氏倪家久系心。”意为二处仿建狮子林仅为“图貌”,“略看似矣彼新构,只觉输于此古林”。 四年之后最后一次南巡,乾隆再到了徐贲画的十二幅狮子林风景图,在《游狮子林三迭旧作韵》中道“粉本石渠藏手迹,写虽因手运用心”表明在临摹倪图时用心运手,又道“六度南巡之事既藏,亦不再拟命驾矣。”又自问“真山古树有如此,胜日芳草可弗寻?”因“六度南巡止”,只能“他日梦寐游”了。 由乾隆题了八首御诗的《狮子林图》现只有模糊照片,据说真迹在台北故宫博物馆。

与佛教的关系
狮子林是禅宗寺庙园林,园因寺而闻名。在佛学中佛为人中狮子,狮子座为佛之坐处,泛指高僧坐席,林即禅寺。因此,狮子林本身即是一个宗教用语。禅僧以参禅,斗机锋为得道法门,不念佛,不崇拜,甚至呵佛骂祖。所以狮子林不设佛殿,唯树法堂,而建筑题名全都寓以禅宗特色。如立雪堂,为讲经说教之堂。其名取自慧可和尚少林立雪之事:达摩祖师在少林修禅时,慧可为拜师在门外站了一个晚上,积雪没膝,后被达摩祖师收为弟子,修成正果成为禅宗二祖。如卧云室,为僧人休居的禅房。还有指柏轩、问梅阁等,都是以禅宗公案命名。即便狮子林成为私家园林,这些建筑重建后,题名依然不改,可见狮子林是禅宗与中国园林相互影响的一个详细例证。

园林影响
狮子林对皇家园林的影响
乾隆皇帝曾六次游览狮子林,并留下大量题字和“御制诗”。乾隆二十二年春(1757),弘历二巡江南到苏州,他取来倪云的狮子林图展卷对照着观赏狮子林。赐匾“镜智圆照”于狮林寺,双题五言诗《游狮子林》,此诗后被刻成御诗碑并新添一景名为“御碑亭”。1762年,乾隆二游狮子林,因爱其景,为狮林寺题额“画禅寺”,在他临摹的倪云林《狮子林全景图》和倪氏原作上分别题字。将临摹之作“命永藏吴中”。1765年,狮子林已归黄祖兴所有。乾隆游狮子林后(时称涉园),题下“真趣”匾额,又作“游狮子林即景杂咏”七绝三首、七律一首。回京后在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各兴建一座狮子林。1780年,游狮子林后作《狮子林再叠旧作韵》。1784年,乾隆再次南巡,见到了徐贲画的《狮子林十二景点图》,十分感慨。乾隆五次游览狮子林,题写三块匾额,留诗十首、临摹倪云林《狮子林全景图》三幅。在皇家园林掀起了摹拟江南山水,效法江南园林的高潮。1771年,乾隆在颐和园长春园东北角仿建狮子林,由苏州织造署奉旨将狮子林实景按五分一尺烫样制图送就御览,建成后名景点匾额均由苏州织造制作,送京悬挂。1774年,承德避暑山庄建成,东部是以假山为主的狮子林,西部是以水池为主的文园,合称“文园狮子林”,乾隆对此园非常喜欢,称之“欲傲金阊未有此”。皇家园林广泛采用了江南园林中廊、桥、漏窗与苏式彩画,引入堆叠假山的各种流派,大大丰富了北方园林的内容,是园林艺术史的重要一章。

皇家园林对苏州私家园林的影响
黄熙在中状元后,重修府第,并以乾隆御笔的“真趣”匾额新增“真趣亭”一景,在淡雅的苏州园林中抹上了如此富丽堂皇的一笔,也是皇家园林对苏州私家园林影响力的一个典范。

中外经典视屏库下载
中外经典视屏库 分库目录
中外经典视频库展厅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