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景区 > 浙江5A-4A旅游景区

浙江 3. 普陀山风景区 国家5A旅游景区

 

  

中国 浙江 3. 普陀山风景区 国家5A旅游景区 千年菩提路之浙江普陀山_标清.mp4
中国 浙江 3. 普陀山风景区 国家5A旅游景区 普陀山旅游景区宣传片.mp4
中国 浙江 3. 普陀山风景区 国家5A旅游景区 普陀山(旅游观光片)_超清.mp4
中国 浙江 3. 普陀山风景区 国家5A旅游景区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宣传片_高清.mp4
中国 浙江 3. 普陀山风景区 国家5A旅游景区 海天佛国-普陀山_超清.mp4
中国 浙江 3. 普陀山风景区 国家5A旅游景区《千年菩提路》普陀洛迦(上)(普陀山——观世音菩萨
中国 浙江 3. 普陀山风景区 国家5A旅游景区《千年菩提路》普陀洛迦(下)(普陀山——观世音菩萨
中国 浙江 3. 普陀山风景区 国家5A旅游景区音乐风光片-普陀山_超清.mp4

 

中国 浙江 3. 普陀山风景区 国家5A旅游景区简介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呈狭长形,南北最长处为8.6里,东西最宽外3.5公里。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高处佛顶山,海拔约300米。东达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是中国的东大门。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僧慧锷自五台山请观音像归国,途经普陀山被大风所阻,于紫竹林结茅留居,建不肯去观音院。历朝相继在此兴建寺院,以供奉观音菩萨为主。普陀山也就成为中国四大佛教道场之一。

中文名称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地理位置 浙江省舟山市 
气候类型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13平方公里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级别 AAAAA级 
门票价格 旺季全票160元/人、淡季全票120元/人 
著名景点 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 多宝塔、杨枝观音碑、九龙藻井 朝阳洞、潮音洞、梵音洞 所属城市 浙江省舟山市 
所属国家 中国 建议游玩时长 1-2天 
适宜游玩季节 春秋适宜

历史沿革

名称来源
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因西汉末年梅福在此修道而得名。唐咸通四年(863年),日本高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神像回国,途经莲花洋遇风涛,以为观音不肯去日本,便留下神像,称不肯去观音。五代梁朝贞明二年(916年)建不肯去观音院。宋元丰三年(1080年)朝廷赐银,改建为宝陀观音寺,从此香火兴盛。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钦定为观音道场,并根据佛经补怛洛迦,更山名为普陀洛迦山,亦称补陀洛迦山。明朝时,把莲花洋南的一小岛称洛迦山,就有了普陀山和洛迦山两个山名。

观音在古天竺就称南海观音,相传是因为:一、观音出在古天竺(今印度),而古天竺属南亚,加上观音所在的补怛洛迦山在南海,故称南海观音;二、南海与南无相似。唐代著名文学家王勃的《观音大士赞》曰:“南海海深幽绝处,碧绀嵯峨连水府,号名七宝洛迦山,自在观音于彼住。”王勃卒于676年,就算此《赞》作于676年,亦比不肯去观音到普陀山早187年。可见,不是因为有了南海普陀山才称南海观音的,恰好相反,是因为南海观音,才把普陀山改称为南海普陀山的。

开发建设
1982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7年,被评为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唯一的ISO14000国家示范区。

地理环境

位置疆域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处北纬29°58′3~30°02′3,东经122°21′6~122°24′9。西南距沈家门渔港6.5公里,南距朱家尖岛2.5公里,东濒瀚海。行政区由普陀山、洛迦山、南山、小山洞、豁沙山、小洛迦山等小岛组成,隶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菱形,南北长8.6公里,东西宽约3.5公里,面积12.5平方公里,岸线长30公里。中部佛顶山最高,海拔288.2米,向四面延伸,西为茶山,北为伏龙山,东为青鼓垒山,东南为锦屏山、莲台山、白华山,西南为梅岑山,主峰均在100至200米间,连绵起伏,如遨游东海之蛟龙,昂首欲腾。
洛迦山西距普陀山5.3公里,呈锐长三角形,南北长约1.05公里,东西宽0.6公里,面积0.36平方公里。岸线长3公里,海拔97.1米。从普陀山远望如一尊海上卧佛。

地质地貌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地质属古华夏褶皱带浙东沿海地带,形成于1亿5千万年前侏罗——白垩纪,燕山运动晚期的侵入花岗构成岩石基础。其地貌因受第三纪新构造运动地壳间歇上升及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海蚀作用影响,可分为山地、海蚀海积阶地、海积地、海蚀地区类。

山地:海拔200米以上低山区面积约0。24平方公里。占岛总面积的2%,余为海拔200米以下丘陵地。坚硬的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风化侵蚀,沿垂直高角度切节理发育,四周山体崩塌,形成众多孤峰突兀的风景地貌。
海蚀海积阶地:全岛完整的保存着五级海蚀阶地和三级海积阶地,其面积占全岛总面积90%,其中四、五级海蚀阶地呈浑圆状,构成岛上主要山脊。
海积地:岛四周由于水动差异,沉积物分布不同,东北海岸水动力强,涌浪直逼滩面,沿岸以沙滩、砾石滩为主;西南海岸水动力弱,潮间带堆积大量由长江供给的淤泥,形成宽阔的泥滩。沙滩:全长约5.17公里,占全岛岸线22%,分布为岛北后岙沙、虎沙,岛东飞沙岙、千沙沙、百步沙,岛南金沙等。沙质自岸向海由粗而细,潮间带以下转为泥质。
砾石滩:全长约3.23公里,占全岛岸线14.3%,分布岛西北大水浪、冈墩北海岸及飞沙岙东南祥庵沿岸一带,呈带状嵌镶在海湾内。飞沙岙东南及伏龙山小山洞对面砾石滩宽20~30米,余皆数米。砾石直径大小一般在0.50~1.5米间,最大可达1.5~2米,由于涌浪、激流冲击,磨擦成浑圆形。
泥滩:全长约4.2公里,占全岛总岸线20%,分布在岛南短姑道头至风洞嘴,岛西风洞嘴至六峤山嘴等波浪潮流较弱区域,由长江口、浙江沿岸潮流中的悬浮物在波隐区回淤沉积而成。潮间带延伸宽400~1000米,坡度2°~3°。
海蚀地:潮汐、潮流、波浪作用下,形成海蚀洞穴,逐步扩大为海蚀巷道、海蚀壁龛、海蚀崖、海蚀平台,构成基岩岸线,全长9.9公里,占全岛总岸线44%。
海蚀崖海蚀平台:分布在岛四周,犹以北部、东部较发育,崖壁高十几米。说法台石、心字石等古海蚀崖比比可见,至今保存完好。海蚀平台分布在一些海积阶地边缘,岩柱壁立。
海蚀洞穴海蚀巷道:分布于海蚀崖脚,由于涌浪冲击,海蚀洞穴逐渐扩大为海蚀巷道,潮音洞、梵音洞以及西方庵前的海蚀巷道均为典型代表。

气候特点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的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冬暖夏凉,四季分明;风大雾多,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据气象站二十年气象资料分析,年平均气温16.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4℃,最热月8月气温27℃;日极端最高气温38.2℃,日极端最低气温-6.5℃;全年降水量1186.9毫米,降水天数平均149.1日;其中春夏季雨量较多,秋季雨量较少,相对湿度72%~91%,年日照时数平均2133.7小时,季风明显,秋季多偏北风,春夏多偏南风,7、8、9三个月时有台风,年平均风速4.2~5.7米/秒,最大平均风速31米/秒。无霜期254天,结冰日数平均18.3天。很少积雪。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植被以佛顶山为中心,向四周成环状分布,山坡为灌木草本植物,局部为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沙丘水滩为兼盐性植物群落,滨海岩壁为海藻群落。据1991年海岛植被资源调查,全岛植被面积12972亩,覆盖率70.2%,为浙江省海岛天然植被、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岛屿之一。全岛植被可划为10个一级、17个二级和36个三级分类单位。
针叶林:面积9816亩,以黑松林分布最广,遍于全岛丘陵山地,且与灌草丛优势种 组合。另有马尾松、杉木林近千亩,分布在象王峰东麓和雪浪山一带,其中杨枝庵一块为舟山最古老的马尾松林。
阔叶林:面积1011亩,是普陀山最具 特色的植被。其中常绿阔叶林468亩,有青冈栎、香樟、蚊母树、普陀樟4个林种。常绿落叶阔叶林228亩,有红楠、枫香、黑松林3个群系,红楠、枫香、沙朴林混交和青冈、香樟、枫香林混交;落叶阔叶林315亩,主要有枫香、沙朴林、黄莲木3个林种。
竹林:面积180亩,以混生型四季竹林为最多,另有苦竹和少量人工种植的青皮竹、紫竹。
灌丛:面积429亩,有白栎萌生灌丛、日本野桐萌生灌丛和?木林灌丛,分布在六峤山坡及海岸陡坡。
草丛:面积429亩,有白茅草丛和五节芸草丛,分布在岛北部山坡。
盐生植被:面积13.5亩,仅碱篷、盐地碱篷盐生草丛1种,分布在盐场堤堰。
沙生植被:面积133.5亩,有沙钻苔草、肾叶打碗草、匍匐苦卖沙生草丛等3个群落,均分布在千步沙、百步沙沙滩上侧。
沼生水生植被:面积67.5亩,有芦苇群落、空心莲子草群落和莲群落,分别生长在盐场内侧、河流、池塘中。
木本栽培植被:面积169.5亩(不含 黑松林),有茶园、油茶林、木麻黄林带和桔园、桃园,均种植在山坡和山脚缓坡地带。
草本栽培植被:面积723亩。有坡地旱地作物、平畈地旱地作物、蔬菜作物3个群落。1985年全岛实行停垦后,草本栽培植被除少量蔬菜作物外,皆改种木本栽培植被。 
繁茂的植被给普陀山带来丰富的植物资源,全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28科近900种。其中蕨类植物19科50种,裸子植物7科14种,被子植物102科800余种,苔藓植 物80类41科118种。属国家保护植物有普陀鹅耳枥、普陀樟、舟山新木姜子、海滨木槿、全缘冬青、珊瑚菜、寒竹(观音竹)等10余种。

动物资源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据调查,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舟山獐、穿山甲以及各种鸟类、蛇类等。

主要景点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作为佛教胜地,最盛时有82座寺庵,128处茅篷,僧尼达4000余人。其中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规模宏大,建筑考究,是中国清初寺庙建筑群的典型。普济禅寺始建于宋,为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建筑总面积约11000多平方米。 [6]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奇岩怪石很多。著名的有磐陀石、二龟听法石、海天佛国石等二十余处。在山海相接之处有许多石洞胜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岛的四周有许多沙滩,但主要的是百步沙和千步沙。千步沙是一个弧形沙滩,长约3里,沙细坡缓,沙面宽坦柔软,是一个优良的海水浴场。夏天去游览,可带上游泳衣在这里畅游。

普济禅寺
普济禅寺又称年间,是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第一大寺,也是中国重点寺院,历代全山方丈均住锡于此。寺院规模宏大,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之称,全寺殿堂六进,自南向北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其中大圆通殿是普济寺主殿,殿中供奉高8.8米的毗卢观音为菩萨正身法像,两边端坐观音“三十二应身”,以示观音大士感应世间万物众生。

法雨禅寺
法雨禅寺始建于明,依山凭险,层层叠建,周围古木参天,极为幽静。法雨寺又称后寺,初名海潮庵,清康熙三十八年赐天华法雨匾额,遂称法雨禅寺。建筑布局依山取势,分群递升,宏大高远,气象超凡。其中九龙殿最为辉煌,该佛殿是从南京明故宫整体搬迁而来的,为中国寺院建筑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殿。殿内有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三宝之一的九龙藻井,精工巧作,栩栩如生,艺术价值极高,为国家级文物。

慧济禅寺
慧济禅寺位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最高处佛顶山上,又称佛顶山寺。全寺布局为其它禅林所少见,天王殿后,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楼、玉皇殿、方丈室等均在一条平行线上,颇具浙东园林建筑风格。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其他寺院不同,慧济寺主殿为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右侧大悲殿供奉的唐代观音像,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最古老佛像艺术。慧济寺主殿屋顶用天蓝、淡绿、鹅黄、紫红等色琉璃瓦盖成,阳光下映出万道彩虹,形成“佛光普照”的绚丽景象。

南海观音大佛
南海观音露天铜像位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之东南的龙湾岗巅。菩萨脸如满月,眉目清秀,左手托法轮,右手结无畏印,显现大慈大悲相,光耀天日,壮丽无比。像高33米,重70余吨,乃当今观音铜像之最,也是海天佛国的象征。佛像基层是面积1000多平方的功德厅,上层供奉500尊形态各异的观音铜像,下层大厅饰有观音灵异故事的大型黄杨木雕和以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景色为题材的彩玉浮雕,精美绝仑。 

紫竹禅林
竹林庵位于百步沙南、潮音洞西上,正对波光潋滟的莲花洋,与洛迦山隔海相望。寺院背山面海,古朴典雅,其庵额“补袒紫竹林”字为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康有为亲笔所题。紫竹林庵大殿主供汉白玉紫竹观音像,应化各异形象,启得种种善根。紫竹林庵前方是一片广阔的岬谷,海天一色,是揽胜朝拜者必到之处。 

不肯去观音院
不肯去观音院是当年慧锷法师供奉不肯去观音的地方,是普陀山风景名胜区观音道场的发源地。现殿内供仿唐式十一面观音像,寺院西侧筑“三十三观音灵场”长廊,内塑日本33座供奉观音的寺院主尊。

悦岭庵

悦岭庵现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文物馆,收藏了全山各寺院珍贵文物1000余件,主要展品有明万历圣旨、清康熙、乾隆所赐紫衣袈裟、日本佛像铜屏、古印度梵文《贝叶经》、缅甸玉佛以及大量的古铜、瓷器制品、名人书画、佛像艺术造型等,是整个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的缩影。

杨枝庵
杨枝庵始建于明万历年间,300多年来一直珍藏着普陀三宝之一的唐著名画家阎立本绘杨枝观音碑。此碑高2.3米,所刻大士立像珠冠锦袍,璎珞飘披,左手托净瓶,右手执杨枝,瑞相庄严。整体线条流畅,刻画细腻,雕刻刚柔相间,造诣深湛,为国家级文物。(阎立本为唐初著名画家,传世作品极少,至于佛像仅此一帖,可谓稀世珍宝)。 [8] 
朝阳阁
朝阳阁耸立于几宝岭朝阳洞上,又称观日阁,是观赏海上日出绝佳处。每当东方破晓,云彩生辉,波光烁金,构成一幅色彩缤纷的画卷,其壮观可与泰山日出相媲美。朝阳涌日是普陀十二景之一。

多宝塔
多宝塔又名太子塔,元代建筑。塔呈方形5层,高18米,太湖美石筑成。多宝塔边角雕塑四天王立像,沿栏饰观音二十四圆通浮雕,栏下四周有龙首20只,塔上三层四面镂古佛像,整体融元代建筑风格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观音道场特色为一体,为国家级文物。其中宝塔闻钟为普陀十二景之一。

短姑圣迹
短姑圣迹古代为天然的石埠,是朝山船舶停靠的唯一码头。1983年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修建万吨级码头后,短姑道头成为人们游览怀古的圣迹。现存道头长20米,两侧散布形态各异的岩石,镌有题刻。前方不远处濒海矗立的是高9米,宽8米,三门四柱的“海岸牌坊”。短姑圣迹也是普陀十二景之一。

洛迦山
洛迦山是普陀洛迦的一部分,地处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东南莲花洋上,犹如一尊仰卧海上的大佛。山上嘉木成荫,庵院鳞次栉比,传说是观音大士最早修行处,古有不到洛迦山就不算朝完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之说。洛迦灵山又为普陀十二景之一。

百步沙
百步沙也称塔前沙,一眼望去,两脉青山怀抱一湾金沙,滩平沙细,浪缓波平沙滩中间有一岬谷伸向水际,俗称狮子尾巴,将百步沙分成两片,四周礁岩千姿百态。岬谷上有巨岩濒海矗立,称师石。

千步沙
千步沙南起朝阳洞,北接法雨寺,绵亘1500米,沙质纯净细滑。每至夏秋之季,万顷波涛惊起巨澜,惊心动魄,吼声震天。至夜则是另一种奇观,海面上一排排波浪在夜幕中闪闪发光,令人眼花缭乱,人们称之为海火,信众们则叫神火。

心字石
心字石位于西天途中半道,石坡广百余平方米,上镌一大心字,字宽7米,高5米,是全山最大的摩崖石刻,其中心一点就可容七八人,整字可容百余人。心在佛教中泛指一切精神现象,今人则喜其中永结同心、心心相印涵义。

磐陀石
磐陀石由上下两石相累而成,底石隆起十余米,上石高约2.7米,宽6米,体积庞大。上石略尖,下石面广,相接处仅十余厘米,上石凌空孤峙,观之若悬,望之欲坠,被誉为天下第一石,相传是观音大士说法讲经处,而“磐陀夕照”为普陀十二景之一。

二龟听法石
二龟听法石在磐陀石西下山岩间,岩上突有巨石崛起,仿佛石龟两只,一蹲岩顶,昂首延颈,起身欲行;一在岩壁,缘崖上爬,仿佛在追赶上面的同伴,称二龟听法石,为1亿5千万年前的海底花岗岩,因燕山运动而形成了今天的奇景。 [8] 
海天佛国石
海天佛国石位于香云路尽头处,路侧有一石大如屋,斜置若扑,上镌海天佛国大字,今已成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之代称。岩顶累一石,长方形,如同一面风帆,镌云扶石。崖间尚有云海、别有一天题刻,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摩崖石刻较为集中处。 [8] 

观音跳石
观音跳又称观音眺。由西方庵沿陡峭的山径而下,只见海岸尽处斜置一岩石,上镌“观音跳”大字。岩巅有一只长42厘米、宽14厘米的天然大脚印,深陷入石。传说观音菩萨从洛迦山纵身一跃至此留下圣迹,故名。观音跳一带风光旖旎,环境清幽,到此参访,往往会产生一种隔绝尘寰、置身世外之感觉。

潮音古洞
潮音洞位于紫竹林景区,登洞顶观看,洞体延入海中,崖壁高50余米,宽3至5米,洞内裂石嶙峋,海潮撞击,声若惊雷,来泻飞瀑,回溅明珠,惊心动魄,相传观世音菩萨在此灵现种种宝相,与梵音洞并称两洞潮声,为普陀十二景之一。

梵音古洞
梵音洞位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青鼓垒尽头,高80余米,宽3至6米,深邃莫测。两崖劈裂如门,中间嵌一巨岩,海潮日夜冲击,如奔马脱缰,飞涌入洞,浪花相击,声若惊雷。从瞻圣阁望梵音洞,岩石在水气中各呈异彩,朝晖夕阴,变幻莫测。
 
南天门
南天门是普陀山风景名胜区观山海景色最佳去处之一,南天门为濒海巨岩累成,在南天门远眺,对面的朱家尖群山峥嵘突兀,仿佛卧龙伏虎,新罗礁孤悬石牛港口,如神鳌浮水。

千年古樟
千年古樟位于西天香道入口不远处,树高20米,杆围8米,冠幅1000多平方米,枝叶茂盛,浓荫蔽天,树龄逾千年,俗称千年古樟。它虽高寿,但雄姿不减,在它枝干上聚集着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近20科,约30余种,形成一个天然空中植物园。 

普陀鹅耳枥
普陀鹅耳枥生长于慧济寺门外西侧,雌雄同株,树高13.5米,树龄200余年,其主干埋于地下,上分两叉呈V字形,故当地也称夫妻树。普陀鹅耳枥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树种,世界仅存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一株,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中外经典视屏库下载
中外经典视屏库 分库目录
中外经典视频库展厅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