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世界遗产 > 亚洲世界遗产名录纪录片

22. 印度 世界遗产名录 1989 桑吉佛教古迹

 

 22. 印度 世界遗产名录 1989 桑吉佛教古迹


Buddhist Monuments at Sanchi 桑吉佛教建筑群距离博帕尔约40公里,坐落在小山上,俯瞰着平原。古迹由一组佛教建筑群构成,包括巨石石柱、宫殿、庙宇和寺院。这些建筑的历史大多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它们都不同程度的保存下来。在12世纪前这里一直是印度佛教的教理中心,目前它是现存的最古老的佛教圣地,198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称 桑吉佛教古迹
 外文名称 Buddhist Monuments at Sanchi
 地理位置 印度中央邦博帕
 景点级别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著名景点 塔、石窟、僧院
 
 结构介绍
 
 坐落在中央邦博帕尔附近桑奇村的桑吉佛教遗址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物建筑,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后12世纪的这段时间里修建的佛塔、修道院、寺庙及圣堂被保存下来。
 
 相传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共建有8.4万座佛塔,其中8座建在桑奇,现存三座,其中最著名的是桑吉佛塔一号遗址(又称桑吉大塔):它是阿育王开始建造的,随后的国王统治时期,其公主和王子均被送到斯里兰卡去学习佛教文化,后来国王、王后及他们的臣民改变了原有的宗教信仰,转而信仰佛教,因而桑吉佛塔一号遗址具有浓厚的佛教传统气息。
 桑吉大塔为半球形建筑,直径约36.6米,高16.5米,原为埋藏佛骨而修建的王墩,后来又加砌了砖石,顶上增修了一方形平台和3层华盖,并在底部榴筑了石制基坛和石制围栏,整座大塔雄浑古朴,庄严秀丽。南北东西四方建有4座陀兰那(沙石塔门牌坊),其中最古老的南门为公元前75年到20年建造。大塔和4座佛兰那吸收了波斯、希腊的建筑及雕刻艺术,装饰繁衍缛富丽。
 桑吉佛塔一号遗址附近有一个砂岩的寺庙建筑,仍是当年未竣工的模样。
 佛塔二号遗址在山坡的底层;而一号、三号遗址和公元五世纪、七世纪修建的两个歌普特寺庙即十七、十八号遗址则修建在山坡中间;而其最高峰修建的是一个修道院。
 桑吉佛塔一号遗址精巧的通道设计是古代经典艺术的最伟大的写照,它是由斯特哈恩斯在公元一世纪修建的,漫步在其中随处可见的是佛陀的故事和随后的佛教发展历史的轶事。
 桑吉佛教遗址所具有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桑吉佛教建筑遗址就没有后来的印度建筑艺术的发展,因为它给后来者们拓宽了思路,开通了灵感。第十七号哥普特寺庙被认为是印度建筑风格里最具有逻辑设计思维的经典之作,在它身上体现出了中世纪印度寺庙建筑风格中,所有必须采用的建筑规律。
 在桑吉山附近不到十公里方圆的范围内还有很多古遗址例如:公元前二世纪修建的寺庙、公元后五世纪修建的石窟以及在维德斯哈城市中的龙哈吉山上的历史遗迹,他们和桑吉佛教遗址一样都是很伟大的历史名胜遗迹。
 毫无疑问,桑吉佛教遗址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个丰碑:它对培育、发展、发扬佛教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影响意义
 
 坐落在印度一个小村子———桑奇村的桑吉佛教古迹,虽然身处荒远乡野,但它却以“佛塔之城”世界闻名。从公元前3世纪至12世纪,在这座高不足100米的小山丘上分布着50多处遗迹,其中佛塔、修道院、寺庙及圣堂等许多历史建筑被部分保存下来。
 相传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皈依佛门之后,他在全国大力弘扬佛教,在全国共建有8.4万座佛塔,其中8座建在桑吉,现存3座,其中最著名的是桑吉佛塔一号遗址(又称桑吉大塔)。
 桑吉大塔是阿育王开始建造的,经过几代续建而成,建筑风格上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点,并吸收了波斯、希腊的建筑及雕刻艺术,装饰繁缛富丽。整座大塔雄浑古朴,庄严秀丽。桑吉大塔南北西东各建有1座牌坊(亦称沙石塔门牌坊),4座牌坊用象征的手法描绘佛祖一生的故事,被称为“陀兰那艺术”。古老的南门为公元前75年至公元前20年建造而成,使得桑吉大塔具有浓厚的佛教传统气息。。
 桑吉大塔附近有一个砂岩的寺庙建筑,它仍保留着当年阿育王时代未竣工的模样,这里最为出名的是保存着阿育王的一个诏书,该诏书主要内容是:任何有害于佛教文化交流的行为都是不可以的,否则将受到国王的制裁。
 桑吉佛教古迹除桑吉大塔外,还有两座佛塔是为佛陀十大弟子中的舍利佛和目犍连建的,据说其中一座藏有舍利佛和目犍连的舍利,1851年被发现。桑吉大塔现为印度最大的佛塔,其丰富的雕刻作品是古印度佛教之精粹,在佛教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佛塔建筑表现了早期印度佛教建筑的风格。
 在某种程度上,桑吉佛教古迹所具有的价值是引领了印度建筑艺术的发展。毫无疑问,它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个丰碑:对培育、发展、发扬佛教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建筑
 
 塔
 意译坟、庙、高显处,营建源于对佛陀舍利之崇奉,故具有佛教崇拜之独特风格,为佛教特有之建筑,通常皆为佛教建筑群(伽蓝、寺院)之中心。样式有自然之圆形,半球形覆钵式(始于阿育王时)、方形等。材料则印度古塔多内部积累土石,外部蔽以板石或泥灰。半球形覆钵式即印度之古塔,最重要之遗构可见于山琦遗迹,塔之最中心处埋藏舍利容器,四周围以栏楯,塔门敞开。通常古塔平面之直径比塔之高度大,此系其最大特色,其后始逐渐增高。如犍驮罗式建筑于数重基坛上之覆钵式塔,其圆筒高度已显见增高,且基坛呈方形,凡此皆由纯粹古塔形制变化而来。此一形制传入中国后,可见于砖造或石造之雁塔、喇嘛塔等。另如中国、日本所遗存之木造塔婆(通常有三重塔、五重塔)亦为此一塔制之变化型态。此外,密教、日本之木造多宝塔、石造五轮塔、宝箧印塔等则为塔制之新形式。
 
 石窟
 于小乘石窟中,以跋阇(Bhaja)、康打哩(Komdane)为最古;中国则以大同云冈石窟最奇伟,系北魏、隋朝之遗迹,此外尚有河南洛阳龙门、巩县、南京栖霞山、山西太原天龙山等处。石窟内部,遗存有丰富的尊像雕刻、装饰、壁画等,充分显现出佛教艺术之综合风貌。
 
 僧院
 梵语viha^ra,又称僧坊。有单独僧房、单层僧院、平地僧院、重层僧院等四型。岩窟中亦有遗存之遗例,较常见者有三面围成之正方形,中央为空间广阔之中庭,与中国、日本三面僧坊之形制极为接近。另有由四面配置整然、围绕中庭之四面僧坊,此一形制系由犍驮罗逐渐普及于中印度。印度之僧院初时为木造,后渐采用石造,中国与日本则一般为木造。于僧院中,另有祠堂、讲堂等大众生活所必需之建筑,通常由此等堂塔组为一伽蓝而形成一寺院。然在中国,多以七组堂塔为一单位,乃所谓七堂伽蓝之制,其后亦传入日本。一般而言,七堂之种类与配置并无定规,常依宗派之别而累增,或改变用途、名称、型态式样等。
 
 玉垣
 又作周垣,凡伽蓝、塔、僧房等建筑物周围均有石质玉垣围绕,通常由石格、贯及地覆构成,上施以极细微之浮雕,构图多取狮、象、牛、马等动物及法轮、菩提树、本生谭等。
 
 石柱
 阿育王曾刻诏书、法敕立于国境。柱端钟形,上载象、狮、轮宝等。
 
 幢
 梵语dhvaja,意译旗、标志。于印度,幢之样式类别有三种:1.形状如旗,2.塔盖左右各树一斜竿,3.塔前左右各树一石(如我国长方形碑)。
 
 曼荼罗
 形像曼荼罗有以金、银建造者,形制则有圆坛、方坛、莲华坛、三角坛等。
 各国之佛教建筑常因各地人文及地理因素而各显特色。锡兰之遗存建筑与印度大多相同,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地,则杂有木造建筑,爪哇之婆罗浮图(Boro-Budurl)为一表现密教九层曼荼罗之大规模石造建筑。西藏之大寺院,多建于山麓斜坡上,配置有多种建筑,连接在一起,呈现一种欧洲风格之市街景观,特色为塔身下部尚有一细小之喇嘛塔。我国之佛教建筑多仿皇宫式之建筑,其典型设计多以主要建筑物整齐、对称地配列左右两方,山门与天王殿、大雄殿、法堂、方丈等呈一直线并列,其左右分别设置钟楼与鼓楼、伽蓝殿与祖师殿、客室与云水堂等。塔为多层,建于伽蓝外。材料以木、砖为主,屋瓦大多加上彩色涂绘。中国著名的佛教建筑中,如建于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之永宁寺,被誉为‘此寺精丽,阎浮所无’。又我国之佛教建筑,可谓为中国佛教艺术之大观,盖因印度亦无如此诸堂整齐、蔚然壮观之佛教建筑。其他诸国,如韩国、越南之佛教建筑,可说系承袭我国之样式;满蒙则杂有西藏与中国之风格。日本之佛教建筑亦模仿中国之样式,且多采用木造,初期建筑呈现左右整齐对称之配列,塔多半配置于伽蓝内。平安朝以后,除禅宗寺院外,伽蓝之配置则多倾向自由化。至于细部之式样,平安朝以前为和式,镰仓时代以后则有唐式、和式、天竺式三种,后来为和式与唐式混合之普通样式。昭和以后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
 
 风俗
 
 牛
 印度有牛的王国之称,牛是当地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动物在路上驾车时,千万注意不要撞到牛,更不要配戴牛制品进入庙宇,同时最好也尽量避免以牛为摄影对象印度还有一项特别不同的习惯,回答对方问题时若将头歪一边或摇头,那是肯定的表示,可千万别会错了意,造成不应有的麻烦信仰印度教的印度人实行种姓制度,打听当地人的种姓阶级也是一件极不礼貌的事。
 
 摸头
 不要摸小孩的头印度等地的人们不希望别人摸自己头上的任何一部分,他们也不喜欢去摸别人他们认为,头部是人体最高的部分,也是人体中最神圣无比的部分,尤其是孩子的头,被视为神明停留之处,所以,在任何情况之下绝不允许触摸。
 
 吃饭
 被邀去吃饭不必客气在印度人的观念中,吃东西时要大家一起分享,独食是小气而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印度人邀请人共餐,绝不是碍于情面假惺惺,而是诚心诚意的邀请,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回绝当然令人不高兴。
 
 阶级
 不跟身份悬殊的人进餐印度尼泊尔人很重视身份在印度若身份不同或所属阶级有异,就不能同席共桌,一起吃饭尼泊尔人也同样有类似的阶级划分,在其国内,对身份的重视,超过了一切。
 
 买酒
 买酒有时间限制在泰国有个规定,凌晨2时以后不准再买酒,否则会被警察处以罚款在印度新德里,星期二星期五公休日以及每月第一天为禁酒日,在这些天就是神通广大的人也休想买到酒。
 
 敬佛
 不可骑在佛像上拍照。在东南亚的佛教国家,旅客如果对寺庙佛像和尚等做出轻率的行动,被视为罪恶滔天有些不明利害的游客,曾经由于跨坐在佛像上大拍纪念照而被刑罚对想带回去的佛像纪念品,也不可放置地上,因为在信奉佛教的国家购买的佛像虽然归自己所有,但必须对它有一份敬意,如当它是一玩物,随意放置或粗手粗脚地动它,这种行为,会引起该国人的不快。
  

中外经典视屏库下载
中外经典视屏库 分库目录
中外经典视频库展厅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