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1080】黃金之都「巴米揚」~三藏法師發現巨大佛像〔日語發音、台灣DVD(0)..flv |
【HD1080】黃金之都「巴米揚」~三藏法師發現巨大佛像〔日語發音、台灣DVD(1).flv |
【HD1080】黃金之都「巴米揚」~三藏法師發現巨大佛像〔日語發音、台灣DVD(2).flv |
【HD1080】黃金之都「巴米揚」~三藏法師發現巨大佛像〔日語發音、台灣DVD(3).flv |
【HD1080】黃金之都「巴米揚」~三藏法師發現巨大佛像〔日語發音、台灣DVD(4).flv |
带你去看世界遗产-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迹.flv |
阿富汗 世界遗产名录 2003 巴米扬佛教遗迹
中文名 巴米扬佛教遗迹
外文名 Buddhist Remains at Bamiyan
位 于 今阿富汗中部区
遗 迹 洞窟群
遗迹概况
三至七世纪,在巴米扬高约100 米摩崖上,凿建了许许多多的石窟,有佛龛窟、僧房窟、会堂窟,形成一个大石窟群。在主窟群东、西两端的龛状窟中各立一尊巨型石雕佛像,东边大佛像高达53 米,整座大佛像先以岩石粗雕,然后在佛像躯体上用榫钉把长长的藁绳固定在适当位置,成一圈圈 U 字形,以便塑造僧衣褶痕,在整座佛像和藁绳外面都涂上一层灰泥,再加以精雕。大佛身披通肩式袈裟,现出一道道平行的 U 字形衣纹,薄薄纱衣紧贴在身上,好像被水浸透了一样,产生出半透明的效果。此佛面部和脚部已损坏。西边大佛高35米,采用同样的方法制作,为五世纪后半叶的作品,面部和膝盖以下亦遭损坏。东大佛像壁龛的左侧上残留着一个供养人像,人像取跪姿,头上顶着一个装满供品的托盘,脸侧向左,而身体向右,身穿褐色大翻领紧身长袍,腰带上系一柄宽匕首,金色刀鞘精致美观,足蹬褐色长筒靴。两尊大佛像的壁龛内都有壁画,大约是六世纪末至七世纪初绘制的。35米大佛像西面的石窟侧殿墙壁上曾发现环形连珠纹图案,每个环形纹的正中为一野猪的或左或右侧面,周围绘有一圈精美的珍珠。每两个单独的猪头纹相连在一起,每对之间以一条绘着珍珠的饰带连结。在同一面墙壁上还残存着一个单独的环形鸟头纹,两只相对而立的鸽子口中衔着同一条珍珠饰链,外围一圈是排列整齐的珍珠环图案。
佛教特色
巴米扬的壁画构图富于变化,窟顶画形式多样。除雕刻、壁画外,石窟在建筑方面也很具特色,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石窟形制复杂,变化多端,窟顶为圆筒形、方形、拱形和三角叠涩式的天井,在洞窟正壁佛龛后凿建了隧道式回廊,是巴米扬的特有风格。在佛教广为传播的地域内,巴米扬石窟是现存最西部的文化遗迹,佛教美术在这里兴盛了几个世纪之久,它不仅接受了印度艺术,而且还接受了西方艺术的影响。
历史记载
中国古代高僧法显和玄奘先后在 4 世纪和 7 世纪时在此逗留,他们在各自的著作《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中将其地名译为梵衍那,并作了颇多的记载。中国著名僧人玄奘(632)和朝鲜僧人慧超(727)曾到此访问。
巴米扬佛教的兴衰
从公元一世纪到九世纪,巴米扬峡谷曾是佛国的属地,极盛时期有多达七千名的僧侣在此学习。僧侣们选择了这片俯瞰整个谷地的悬崖权充成神坛,他们在岩壁上敲凿出迷宫般的洞穴、神龛、小径与阳台。他们最傲人的成就,即是以浮雕的手法从整片岩壁中分别凿出有一千八百年历史的释迦牟尼像,与53米高、1500年历史的应身佛像,而后者又被认为是现今世上最高的立佛。围绕在这两座大佛像的洞穴超过上千个,这些洞穴如敦煌千佛洞内一般,覆顶的壁画、大小不一的泥塑或石雕佛像。现今的文化艺术学者皆认为巴米扬佛教遗址的艺术揉合了印度、波斯及残存希腊、罗马影响的犍陀罗风格,且是中国岩雕如敦煌石窟之原型。巴米扬的佛教开始衰败起于公元九世纪,主要是受到贸易旅途上的不安全、异教徒入侵、蒙古人对邻近区域的劫掠与伊斯兰教不准偶像崇拜的教义所影响。如此,原本如蜂巢般的洞穴神龛,逐渐成为牧羊人与其羊群的遮风避雨之场所,甚至是躲避严冬的畜圈。如此,雨水的侵蚀,风沙的摧残,岩壁的剥落。两百年前攻占此地的统治者甚至将两座佛像的脸部予以抹平。消逝于历史洪流中的巴米扬大佛像,再次被重视则是一千年后的事了。二十世纪初期的考古学家发现了巴米扬这块中亚的宝藏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