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世界遗产 > 亚洲世界遗产名录纪录片

泰国 世界遗产名录 1992 班清阿考古遗址(班清遗址)

 

 泰国 世界遗产名录 1992 班清阿考古遗址(班清遗址)

班清阿遗址位于泰国的乌隆地区,自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青铜器在班清史前遗址的墓穴中被发掘出土,考古学家们开始思考东南亚发展红铜和青铜制作技术的可能性,随着对班清研究的不断深入, 班清被视为东南亚发掘地区最重要的史前聚居地,是人类文化、社会、科技进步的中心。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文名 班清阿考古遗址
 外文名 Banqinga Archaeological remains
 位 于 泰国的乌隆地区
 发 掘 事情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相 关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简介
 
 班清考古遗址位于泰国的乌隆地区,于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班清考古遗址于1966年被一位旅泰美人发现,当时遗址附近正在施工维修道路,遗址中的文物因此被这名游客发现,得知了这里的文物有好几千年的历史。1974年,联合国资助泰国艺术厅及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一批考古学家进行考察,但当他们挖到5米深处时,发现了公元前250年的文物,由此往下,发现了层次分明的6个文化层,最底一层可追溯至公元前3600年,在当中发掘了墓穴祭品、龙骨陶器及脚镯手镯等。在考古的过程中,发现班清遗址的居民于公元前2000年已经懂得使用青铜器具,相比西方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及中国的夏商时代还要早500年,因此有人认为班清文明才是世界青铜文化的源头。
 
 发掘
 
 事情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祖祖辈辈以来,虽然班清的村民对村里随处可见的陶器碎片相当熟悉,但这并未引起他们的注意,直到1957年,有个村民发现了一只完整的陶罐。1966年,有个美国人在这又发现了新的陶器。后来通过对其测定,人们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这些陶器已有好几千年的历史。
   1974年,一批考古学家来到了这个位于泰国东北部的村庄。谁也没想到,从地下挖出的第一件“文物”让所有的考古人员哭笑不得,原来,他们挖出来的是个20世纪的便盆。但当他们继续往下挖到5米深处时,发现了层次分明的6个文化层。可以看出,几千年前的先民,曾代代重叠地生活在这块遗址上,并将死者埋在这里。每个新聚落的村民,其居所的柱桩正好从前人的墓穴上夯下去,最深的一层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最浅的也可追溯到公元前250年。
   1975年,在班清的另一个地方,他们也发现了一处墓葬,里面的尸体由几层陶器碎片覆盖着。
   在挖掘现场,作为当时的联合探险队的主任,美国考古学家切斯特·戈尔曼发现在方坑最底层有一件青铜别针模样的东西,当他轻轻地把这个小东西移动出来后,才发现这不是一只别针,而是一只带插孔的矛头,矛头的尖被特意折弯。后来的分析表明,这只矛头经过浇铸、冷却后捶打和退火。
   研究人员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所对应的地层中,发现了陶土坩埚及大量被烧过的黏土,坩埚里面有渣滓余迹。到1975年发掘结束时,共挖出陶器、石器和金属制品共18吨,包括红彩陶、青铜器和金银制品。
   大量的发掘表明,班清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青铜制品。人们发现,数千年以来,班清在冶金技术方面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班清人在制作技术上还有着不断的创新。在班清遗址上发现的最古老的青铜器,虽然已经显示出一定的制作水平,但在后来出现的含锡量较高的青铜器以及装饰更加华丽的工艺品中,更显示出他们在金属冶炼加工上高度的创造活力和创新能力。
   人们通过研究发现,约公元前2000年,班清一带的居民已经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公元前1000年左右是班清文化的繁荣期。在此时期,班清人制作了各种精致的青铜手镯、项链、戒指和长柄勺。在一把长柄勺的勺把上刻有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在晚期的青铜制品中,考古人员还出土了用含锡量高达20%的青铜锻打成的颈圈。因为含锡量高很容易碎,所以制作时须锻打成多股再扭曲而成。由此可以证明,此时的班清人已熟练地掌握了青铜的冶炼和制作技术。
   在青铜时代之后,班清经历了铁器时代。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制作的铁制手镯和铁制矛头,出土了为数不多的铁器,有铁脚镯、铁手镯和双金属(铁包铜)的矛头、斧头等。这些铁制器物表现出不同于青铜器物的铸造技术。令人不解的是,经过分析显示,班清的铁是从专用矿石中冶炼出来的。
   班清古代居民在陶器制作上的水平,包括丰富多彩和多种多样的风格,也给现代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班清遗址中出土有众多形状不一的陶器,在浅黄的底色上,绘着深红色的图案。这些图案有些是古代艺术家们随心所欲、一挥而就的,有些则是经过深思熟虑而精心绘制的几何图形,如同古希腊的骨灰罐上的图案。从制形上看,有些是颈部很细的高花瓶,这需要很高的制作技巧;有些是矮胖的大缸,上面却有着极为精致的图案,显得有些不太协调。此外,还出土了一些用象牙和骨头雕刻的人像,用玻璃和次等宝石制作的光彩夺目的珠串。
 
 出土陶器
 
 班清被视为东南亚发掘地区最重要的史前聚居地,是人类文化、社会、科技进化现象的中心。这处遗址反映了当地在农业耕作、金属器制造及使用方面的情况。
   
   班清遗址位于泰国的乌隆地区,是泰国东北部呵叻高原诸多遗址中广为人知的一处,也是研究的最为彻底的一个遗址。然而,它只是组成班清文化传统众多遗址中的一个。这种传统已经扩展到周边的许多地区,如乌隆地区、沙功那空地区、 那空拍侬地区和孔敬地区,其覆盖面积达49,000 多平方公里,而班清本身有可能是这种文化相对重要的一个中心。
   
   在班清发现的早期黑色雕刻陶器有点象马来亚、菲律宾和东南亚其他地区发现的早期黑色雕刻陶器。皮科克等人在1978年宣称,其后的着色陶器与中国甘肃东部仰韶地区的绘画陶器有惊人的相似性,虽然二者前后相差几千年的时间。他们认为这种相似性只不过是表面上的。周朝的戟出现在公元前700年到公元前211年,有人在班清附近发现了它,戟的发现至少成为泰国东北部和中国进行直接或间接贸易的证据。由于陶器种类繁多,几乎令人难以置信,呵叻地区的古代制陶者作出的陶器形式也多种多样,并且许多陶器虽然经历了好几代,却依然保持完整,所以仅凭简单的类型创建年代表是不可靠的。
   
   根据遗址中发掘出来的葬物,怀特于1982年使用的年代序列表中将班清遗址分为三个主要时期:早期、中期和晚期:
   
   早期(公元前36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划分特征是在一个突出位置上摆放的成年和青少年的葬物,当时婴儿一般都葬在坛子里。这些墓地一般都伴有墓穴祭品,如在头部或足部放置的罐,偶尔会有珠宝和其他的日常用品。一些成人被埋葬在一个构造复杂的低矮位置。最早时期的墓穴祭品的特征是足部有底线的陶器在肩部有着雕刻的装饰图案。后来,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其他种类的陶器变得更加普遍,包括没有足部的陶器,有着密集的雕刻图案。大约在同一时间,人们发现了婴儿的葬坛。后来,边缘整齐的大口陶器和高颈陶器也相继被发现。在早期的晚些时候,出现频率更高的球状陶器特征是“在肩部经常有雕刻的图案和画”。
   
   中期(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300年),特征是经常呈仰卧状或者伸出坟墓。但是在这个时期用作葬礼的陶器是破碎的,而不是完整的埋葬在头部或者足部。新类型的陶器的出现包括形态各异的龙骨陶器,有些陶器有着雕刻和着色的图案,有的陶器有着白色龙骨,有的龙骨的脉管镶嵌着厚厚的红边。
   
   晚期(大约公元前300年到公元200年),尸体仍然埋葬在仰卧的位置。用作祭品的陶器不再象中世纪那样呈破碎状,而是完整的放在尸体之上。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精心绘制的红色黄色错杂的陶器成为墓礼上的常用祭品。这段时期的其它陶器还包括有红色图案的红陶器和红色的磨光陶器。各个时期的班清遗址物品中都发现了陶器的丝线标志,同时还发现早期时代的青铜艺术品也是葬品,尽管在中期和晚期青铜艺术品的应用还很明显地并不普遍,但作为脚镯、手镯的青铜艺术品还是很普遍的。铁制葬品大约在中期公元前1000年出现,尽管这种原料一直被用来制作很多物品,但是在晚期这种铁制葬品消失了。
   
   泰国呵叻高原上的古代制陶者生产的陶器形式和装饰模式的多种多样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75年的班清史前文化专论中,金尤迪将绘制的脉线划分出50种不同类型的基本形式,而未经绘制的脉线划分出98种不同的类型,为班清的传统文化作出了贡献。摇摆压印、丝线标志和雕刻图案是早期普遍使用的装饰技术。在早期的后半叶,手工绘制简单的线条图案日益盛行。球状的陶器有的有美丽的短花边,有的在下部有着特征性的丝线标志,有的在肩部有着红色的画和雕刻的图案,这些都出现在早期的末期。尽管丝线标志和雕刻的陶器贯穿了整个班清时代,但是其它的形式、装饰模式和精致程度最早还是出现于中期。这个时期的特征是更大的陶器容量和更小的陶瓷厚度,丝线标志和雕刻也变得更加精细了。在班清中期葬品中发现了龙骨形的陶器。由于中期的陶器葬品习惯上在入墓时都被打碎了。因此学者们只能依据特定的技术来探知这些陶器的原始形式。晚期的陶器普遍用红色蒙在黄色上面,有着鲜明的手工设计特色。这些给人印象深刻的组合中,主要有卷轴形的、涡旋形的、S卷形的、同心圆形的等等。简单的、磨光的、没有绘制图案的陶器在晚期也普遍得到制作。

中外经典视屏库下载
中外经典视屏库 分库目录
中外经典视频库展厅
热门点击